2024年4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
2024-04-25 19:40 |
中新社记者:昨天,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布了两只大熊猫四月底赴西班牙开启保护合作的有关信息,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 汪文斌:大熊猫合作是中国和西班牙友好的缩影。两国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以来,共合作繁育成活6只大熊猫。西班牙是欧洲地区大熊猫国际合作繁育成果最为丰硕的国家,双方大熊猫保护繁育和疾病防控等多项技术得到改进提升。“大熊猫热”还带动两国人文交流,让中西人民的友谊更加牢固。 根据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研究协议,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金喜”“茱萸”将于4月29日启程前往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续两国人民40多年的“熊猫情”。中西双方正积极有序地推进隔离检疫、饲料供应、医疗保障、运输和馆舍升级改造等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两只大熊猫平安、健康抵达马德里动物园,并顺利适应新环境。相信随着中西大熊猫合作研究项目的延续开展,两国濒危物种保护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彭博社记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不公平贸易行为表达了担忧。他强调,美国公司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他还提到非市场经济行为。外交部对布林肯在上海发表的言论有何评论? 汪文斌:这两天我们已经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作了背景吹风,介绍了中方在相关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关于布林肯国务卿访华的消息,中方也会及时发布。 针对你提到的问题,我想作一个原则性的回应。中方一贯按照市场原则开展经贸合作,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履行世贸组织规则。我们希望美方也切实尊重公平竞争原则,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同中方相向而行,为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据报道,中方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抗击严重洪涝灾害援助了一批救灾物资。请发言人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汪文斌:中方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日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诚挚慰问,并应巴新方请求第一时间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日前与巴新外长特卡琴科共同会见记者时提到,面对近期巴新洪涝灾害,中方感同身受,将紧急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希望尽快发送至受灾民众手中。 今天,中方通过中国—太平洋岛国应急物资储备库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已经运抵巴新。这批物资共计14余吨、约60立方米,包括帐篷、防潮垫、小型发电机、家用太阳能灯等,为巴新政府和人民应对灾情助一臂之力。 中国同巴新等太平洋岛国是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方将继续根据灾情和巴新方需要,为巴新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相信巴新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早日重建家园。 《人民日报》记者:今天是第17个“世界防治疟疾日”。当前,在热带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地区,疟疾仍然是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言人能否介绍中国为世界防治疟疾特别是非洲国家抗击疟疾所做工作情况? 汪文斌: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中国过去也曾饱受疟疾困扰,经过不懈努力,中国成功将疟疾病例从1940年的3000万例降至零,并于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了特效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探索总结出的“1-3-7”工作模式被正式写入世卫组织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使用,加快了全球消除疟疾的步伐。 同时,中国通过提供药物、技术援助、援建抗疟中心、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以青蒿素为代表的大规模国际抗疟援助。特别是在非洲大陆,中国的抗疟方案、药物和经验为深受疟疾困扰的当地民众带去了生存的希望。近年来,中国联合世界卫生组织在坦桑尼亚联合实施中坦疟疾防控合作示范项目,有效降低了当地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同科摩罗开展“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合作,援建中科疟疾防治中心和莫埃利岛抗疟分中心,短时间内使科摩罗实现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中国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开展三期抗疟技术援助。中国药企在肯尼亚、苏丹等国投资设厂实现青蒿素类抗疟药本地化生产。中国还依托“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研究与培训中心”培训来自非洲等8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疟疾等传染病防治卫生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