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信息   使馆信息   中吉关系   领事服务   来吉商贸   专题   走进吉布提    联系我们  
  首页 >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2024年1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4-01-25 20:35

法新社记者:欧盟昨天宣布了一项加强经济安全的计划,防止地缘政治对手获得敏感技术,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推动的“去风险”对华战略的一部分。请问中方如何看待欧盟昨天发布的这份计划?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欧盟在经贸领域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动向有不少担忧和关切,有关动向将加剧这种担忧。希望欧盟遵守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遵守世贸组织规则,避免出台逆全球化、泛安全化的政策举措。这事关欧盟在国际经贸领域的形象,更事关中国等各国企业对欧洲营商环境的信心。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我们注意到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指出,当前的红海危机表明,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是每个国家在充满不确定性和混乱的时代所需要的蓝图。对饱受严重不信任和不可预测危机困扰的世界而言,为了全球公共利益而采取有意义的集体行动,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建立更多的供应路线来满足需求。而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做的。中国是唯一认识到这一点的国家,且多年一直在采取行动。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也注意到近日美国《外交学人》杂志发表文章,思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西方国家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形成互补的可能性,认为两者“不是彻底的竞争对手”。这两篇文章道出的其实是不戴有色眼镜就能一眼看出的客观事实。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拉美,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心联通,搭建起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为维护国际产供链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包容、可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以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支柱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理念,也被纳入联合国及有关区域性多边机制重要文件,反映出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普遍愿望和强烈共识。

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一带一路”倡导的是共商共建共享,不搞唯我独尊;推动的是互联互通,不搞脱钩分裂;追求的是合作共赢,不搞对立对抗。中方愿与世界各国一道,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更多惠及各国的“发展带”“幸福路”,为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路透社记者:1月24日,波音公司在西雅图向中国南航交付了一架波音737MAX8飞机,这是自2019年3月以来,波音首次向中国航空公司交付737MAX机型。请问在波音飞机安全受到严格审查的情况下,中方为何恢复了交付?

汪文斌:你提到的具体企业间行为,建议你向相关企业了解。我可以向大家透露的是,2023年12月8日,中方主管部门依据中国民航规章,完成了波音737MAX8的设计批准工作,飞机具备交付条件。

《北京日报》记者: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布,截至去年底,中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401.5万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发言人如何看待中国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汪文斌:发明专利拥有量是衡量一国科技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1985年中国正式实施首部专利法以来,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第一个100万件用时31年,而突破第四个100万件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不断提质飞越、奔涌勃发。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公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位居第12位,是全球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首次跃居全球第一。这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

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扩大中外互利合作带来新机遇。近年来,中方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已经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积极回应和解决外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关切和诉求,依法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知识产权,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和超大规模市场机遇。

中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也为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充分发挥